TOP
     華視首頁 | 會員中心 | 加入最愛
即時新聞:

解開人生智慧的密碼 國學大師馬叔禮文化講座
2014-10-09
字級

友善列印
  中國是一個詩的民族,幾乎從孔子到清代,所有在官場裡的讀書人,沒有人不會寫詩、讀詩,或者沒有人不練書法。在世界上只有中國這套文字,因為符合了自然界的象,譬如說日就像個太陽,月就像個月亮,山川就像山川的樣子,所以它接近繪畫。繪畫是用點、線、面來畫大自然。書法呢,是用點、線,因為書法的背後,中國的文字有象形的背景。到現在為止,全世界的文字能夠透過,一個這個,大自然的象,而對應出來各種各樣的線條的美,只有中國字可以作到。那麼寫詩的時候,詩與書法是一個整體的。

  那麼中國是詩、書、畫一個整體的民族,那詩跟書法的關係極為密切。所以你心情不同,你寫出來的字就不一樣。詩內容不同,寫出來的味道就不一樣。很多人練書法,可是他的書法是臨古人,它永遠是臨古人那個線條。可是,如果李清照她的聲聲慢,說,尋尋覓覓冷冷清清,淒淒慘慘悽悽,這樣的詩是不可能用狂草來寫,一定是用楷字或者隸字來寫。可是我們讓大家之前聽了幾首曲子,這幾首曲子有啊,這個,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,有明月出天山,蒼茫雲海間,那各位可以體會一下,那個詩,跟那個曲的關係。這幾個曲子作的非常好,那麼詩又好,再加上大陸一個知名的平劇演員叫關棟天,用平劇的唱法來唱,特別有味道。

  我們中國是一個讀詩的民族,用最短的句子去講最永恆的生命。如果一個人看得懂詩,聞絃歌而知雅意,他就會比較聰明。所以用最短的句子來訓練人的感,他知道我有一個感受,但是我只能用最少的文字來表達,我要丟掉什麼?如何丟?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。我們教一個人,有兩種教法,一種是屬於繪畫式的,一種是屬於雕刻式的。繪畫就是原來你是一張白紙,我在這個白紙上面加顏色,加線條,慢慢變成一幅畫,這個是加法。但是我加進去的東西,跟原來已經畫出去的東西,啊,不重複,而只有更加的美好。那麼,這種呢,是好的一種教學。第二種呢,是雕刻。如果一個大雕刻家,在深山裡找到一塊好的木頭,這塊木材他一看,裡面有一個觀世音菩薩,或者裡面有一個關 公像,那他拿到它,別人是看不見裡邊有觀世音跟關公,但是他看得到。那他要如何雕呢?用減法。當他在雕的時候,是一塊一塊的丟,那麼,丟的難在於什麼?裡邊那個關公、裡邊那個觀世音,是不能夠因為你丟,到最後手臂不見了,腳不見了。他要丟丟,丟到最後呢,呈現一個最完美的藝術品。所以,丟也很難,加也很難。對一個老師來講,他要有這兩種的教學的方法。一種是讓學生如何增加,另外呢,是讓學生丟掉什麼。那麼,我們很多的人因為不懂得丟,所以弄到最後呢,自己是很多的東西,雜質太多。到最後,心靈不清明。所以禪宗呢,不立文字呢,也是有道理的。也就是說把知識跟習慣呢,丟掉。那麼反而用人的身體呢,直接的感,可以感通天地萬物的道理。那麼這種就是善於丟。

  這中國詩詞的難就是,它教你一方面要有感受,這個極敏銳的感受完了之後呢,還要用最簡單的方法丟,丟丟,丟到最後,剩下來的東西,是最有永恆,最能夠喚起人的感受,所以你要丟到恰到好處。就如同雕刻,那你要雕刻,不能夠因為你丟,到最後把關公的手砍掉了,把觀世音的鞋子丟掉了。那這個就是,好的一個做詩的訓練。所以要培養學生聰明,有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讀詩。如果他能讀了最雋永的詩而能夠有所體會,這個孩子一定是比較聰明、比較敏銳。所以孔子教學就要詩,因此叫「不學詩,無以言」,「詩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,思無邪」。精彩節目內容敬請鎖定華視教育文化頻道每週五下午4點到7點播出的《國學大師馬叔禮文化講座》。
◆ 追蹤更多華視影音及圖文新聞:
1.用Plurk追蹤華視影音及圖文新聞:追蹤
2.用Twitter追蹤華視影音及圖文新聞:追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