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     華視首頁 | 會員中心 | 加入最愛
即時新聞:

馬叔禮講座大哉孔子論語
2015-01-23
字級

友善列印
  本週(1月23日)的講題是「氣質、學養、胸襟、見識,難壞了天下的度量衡。」我在很多年前,曾經遇到一位數學家,他聽說我講易經,就很有興趣的問我說,能不能講一點易經給他聽。但是他很快就要到紐西蘭,長住在那邊。而這麼匆忙的時間,我不可能為他一個人去講,什麼叫做易經。我說:「你是學什麼?」他說,他是數學博士。我說,那我可不可以反問你?我說:「請問,一個活的螞蟻,跟一個牛腿誰大?」他笑著說:「馬老師,這兩個東西不能比。」我說:「是你的數學觀念,讓你不能比?還是這兩個東西,是不可以比?」他想了一下說:「也許是我的數學觀念,讓我覺得這兩個東西不能比。」我說:「那你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數學的觀念讓你不能比?」因為數學都是要把大自然具象的東西變成抽象,當它便抽象以後,它才能判斷大小。比如說:「五等於五;九大於三;小,二小於九。」大於、等於、小於,都是用數學的抽象思考。可是在自然界有純粹抽象的東西嗎?我說:「這個蘋果是好蘋果,這是一個爛蘋果,又怎麼會一等於一?你懂數學,而我懂易經,我們倆個人,又怎麼會一等於一呢?」所以,數學是先把自然界物的萬物,變成一種抽象的思考,然後它才能夠判斷大小。」我們可以用度量衡,來丈量人的高、低,丈量人的輕、重,甚至於,丈量地球跟月亮的距離,是三十八萬公里。地球跟太陽的距離是,一億五千萬公里,這個都可以丈量。但是,你怎麼丈量范仲淹,他的心胸是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,這種心胸你怎麼丈量?你怎麼丈量,宋朝的張載,說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,這樣的心志,你怎麼測量?因此,我們在學校裡邊,沒有一門學問,是告訴人怎麼判斷一個人的眼光的高低?氣質的高雅還是庸俗?境界的大小?胸襟的寬狹?我們在學校裡是學不到這個。但是,今天這個題目,就是孔子告訴我們,你怎麼判斷一個君子跟小人。精采的節目內容請鎖定華視教育文化頻道每週五下午4點到7點播出的《解開人生智慧的密碼 國學大師馬叔禮文化講座》。
◆ 追蹤更多華視影音及圖文新聞:
1.用Plurk追蹤華視影音及圖文新聞:追蹤
2.用Twitter追蹤華視影音及圖文新聞:追蹤